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

数字赋能监管 智慧引领未来

【发稿时间 :2023-06-26  阅读次数: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紧紧围绕服务、交易、监督三位一体建设,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大力规范招投标行为,努力打造“最优”市场环境。

创新打造“智慧监管”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监管”系统,从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获取交易数据,监管项目全流程交易。建设并投入使用全时音视频监控、可视通话的智慧监管室监督人员可通过全时视频监控系统对开评标过程中进行监管,实时了解掌握评标区人员活动情况。利用智慧监管可视电话系统,监督人员在不需进入评标室的情况下,即可以与评标室内评审专家进行在线沟通,及时解决评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持续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完善“全留痕”监管设施,健全“不见面”开标机制,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服务努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让数据“多跑腿”、投标人和评标专家“零跑路”,真正做到全流程不见面、电子化、无纸化、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公共资源交易成本,避免投标人与招标人、评委的“线下”接触,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阳光、公平、公正。目前,中心已与省内外134家地市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900余场次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是深入开展大数据“智慧监管”。以平台交易数据为依托,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与智慧监管,实时提取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主体数据、投标人行为数据等相关数据信息,自动化分析投标文件雷同性,动态化监管投标企业异常行为,常态化推进预防式项目监管,结合围标串标分析模型进行分析预警。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开评标系统”的聚合度、雷同性、中标率、专家评分异常分析等功能模块,对涉嫌串通投标的线索进行分析研判,一旦超过一定的预警值,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为依法打击串通招投标违法行为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风险“预警”、安全“加码”、人员“减负”。

四是全面运用“智慧监管”大数据成果大力推进协同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将大数据分析预警和现场见证相融合,构建“技防+人防”双重预警机制,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对预警的重点市场主体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对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收集,实现交易服务与行业监管有效衔接。去年以来,共发现和处理问题线索32个。

下一步,中心将不断优化、完善智慧监管平台系统,通过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实时监测、预警预判和智能管理,提升交易的综合服务和智慧监管能力,实现实时、动态、智能见证的转变利用交易平台的拓展升级,真正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公开透明,推进我市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向更高水平跃升。